虽然说书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但每个人都能看得懂它、欣赏到其中的美吗?恐怕未必!这一点在草书字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,哪怕是一些顶级大师,他们的作品也难免会被大众讥讽是“胡写乱花”“鬼画符”“丑书”等,特别是张旭、怀素、徐渭的狂草。 图片 在某些外行看来,优秀的书法作品工整端庄、一笔一划,只要是认不出来的,那统统是“不及格之作”,正因为这种肤浅的看法,才使得如今“印刷体”横行。前段时间,某个论坛上的一个帖子火了,有人列举“江湖体”“丑书”时,竟然把怀素的《自叙帖》也列了进来。 图片 对于书法来说,这既可悲又可气,外行人眼中的“丑书”,其实是“草圣”一生的扛鼎之作,它还被学界公认为“天下第一草书”。此作写于唐大历十一年(776年)前后,当时怀素40岁,正值创作巅峰期,不论是笔法之变化、笔力之深沉、字数之多,《自叙帖》都称得上“怀书第一帖”。 图片 怀素在此帖中自述生平大略、学书历程,并录颜真卿、张谓、戴叔伦等人的赠诗,全卷洋洋洒洒,挥毫泼墨,一气呵成。《自叙帖》纵28.3厘米、横775厘米,总计126行、698字,字径大小不一,小的三四厘米,大者足有七八厘米。 图片 北宋书法家苏轼认为,《自叙帖》已经穷进了笔法所有的变化:“如后人操舟,初无意于济否,是以覆起万变而举止自若。《自叙帖》盖无毫发遗恨。”纵横挥洒,即使张旭也望尘莫及了:“前张后黄,皆当让素师独步。”李白更是写诗赞叹:“少年上人号怀素,草书天下称独步!” 图片 此作如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今年该馆对它进行了全新修复,更多细节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,对于学习唐草者,堪称“宝藏之帖”!怀素草书取法王羲之、张旭,将魏晋行草与张旭大草结合,而在境界上将张旭“悲喜双用”改为“悲喜双遣”,更为超脱自然,极具禅意。 图片 《自叙帖》用笔精绝多变,动作丰富。起笔不计藏露,入纸后衄挫、调锋,笔笔中锋,如锥划沙地,立体感十足,笔画跌宕起伏、遒劲多姿,轻重斜直,无往不收。线条牵丝引带,连绵不绝,转折处绞转用笔,如折钗股。 图片 此帖结字奇宕险绝,上下翻转,左右摇摆,起伏摆荡,有疾有速,轻重、粗细、虚实、浓淡对比明显。章法疏密有致,错落生姿,墨色浓淡相济、淋漓尽致。通篇寓规矩于自然之中,奇踪变化,神完气足,称得上草书的极致表现了,把它临摹透彻,再难的笔法也也迎刃而解了。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